室温超导或已证伪

室温超导,是不是听起来就很神奇?超导就是一种材料在低温下没有电阻,可以无损耗地传输电流的现象。如果能在室温下实现超导,那么就可以制造出高效的电池、电动汽车、磁悬浮列车等等,甚至可以实现量子计算机的梦想!

可是,室温超导真的存在吗?最近,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迪亚斯教授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声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在室温和1GPa压力下表现出超导性的材料,就是氮掺杂的氢化镥。他们还展示了样品的颜色变化和磁化率曲线,看起来很有说服力。

但是,这篇论文刚刚发表不久,就被中国的几个团队光速证伪了!南京大学的闻海虎教授和他的团队重复了迪亚斯团队的实验,合成了类似的材料,但在1GPa到6GPa的压力下都没有观察到超导现象。他们认为迪亚斯团队的数据处理方法有问题,可能误判了超导相变。

中科院物理所的程金光研究员团队也重现了迪亚斯团队展示的样品颜色变化,但没有掺杂氮。他们也没有看到超导相变,而且他们把压力提高到了7.7GPa,温度降低到了1.5K。

还有中科院物理所的靳常青研究员团队,他们合成了两种镥氢化物材料,在高达多GPa的压力下才看到了超导相变,而且温度只有70K左右。他们认为镥氢化物要实现超导,需要更高的压力和更多的氢。

这三个中国团队都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公布了他们的实验结果,引起了国际物理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huicapital.com/jbby/10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