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到了地球上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第一朵

  应辽宁省北票市教育局邀请,为北票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作专题讲座。我于年12月14日从衢州高铁到杭州,杭州飞机到沈阳,再沈阳到北票高铁,于15日上午7:5来到了北票。北票之前没有听说过,为了做好讲座,和校长们有个互动交流,我上网了解一下北票的情况。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原来,北票的历史非常悠久,文化十分厚重,是“三燕文化”的发祥地,是“蒙古族曹雪芹”尹湛纳希的故里,更是世界闻名的古生物化石宝库。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化石文化、矿山文化、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纷呈。特别重要的是,北票是地球上第一只鸟在这里起飞的地方,第一朵花在这里绽放的地方。随着中华龙鸟、孔子鸟、翼龙、辽宁古果等化石的发现,世界的目光从此聚集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北票是古生物化石的宝库,化石种类之多、赋存之精美、科研价值之高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上午9时在北票市高级中学大会议室开始讲座,11时结束。2个小时的时间,和北票市教育局机关干部、教研室教研员、全市中小学校长近人,做了学校管理的交流分享。   北票市高级中学始建于年,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拥有68个教学班,在校生名,教职工0名,其中专任教师名,高级教师名,省、市级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名,国家级骨干教师名,省专家型校长1名。校长苏海丽同志是辽宁省骨干校长。学校秉承“为中华民族未来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和“惜时、守纪、求知、修德”校训,经过全体北票高中人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学校工作成绩丰硕,质量优良。   讲座结束后,教育局领导安排去看看北票市博物馆,正合我意。   近几年养成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城市,有机会的话,总想到这个城市的博物馆走走看看,通过博物馆比较全面的去了解这个城市。博物馆是积淀人类文明的圣地,珍藏着一座城市的回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至今日,全国博物馆有近座,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名片。好吧,到北票博物馆去看看,为什么这里是地球上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北票高中到北票博物馆很近,两公里多点,六七分钟就到了。   北票市博物馆新馆位于北票市黄河路金河小区84号,于年10月20日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新馆建筑外观呈圆形,内为三层楼,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件,其中珍贵文物件,一般文物件,标本余件。馆内陈列长期展览有北票历史文物馆、尹湛纳希纪念馆、古生物化石科普馆。   走进博物馆,大厅里一个大大的显示屏,对博物馆有个简单的介绍。我首先直奔古生物化石科普馆,想早点知道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和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走进古生物化石科普馆后,我真的是惊讶了。真的没想到,北票这座辽西小城,化石之多之精之美,它为我们揭开了许多地球上的秘密。我可以在这里仔细寻觅这个古老土地上的文化脉络,寻觅地球上第一只鸟起飞的地方,寻觅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   看,这是鹦鹉嘴龙。鹦鹉嘴龙,是角龙下目鹦鹉嘴龙科的一属,生存早白垩纪的亚洲,约1亿万年前到1亿万年前。鹦鹉嘴龙和原角龙、三角龙等恐龙都具有一张类似鹦鹉一般带勾的鸟嘴,科学家由它的体形及生存年代来推断,认为鹦鹉嘴龙是大部分角龙类恐龙的祖先。中新社沈阳年5月28日电(孙林),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辽宁北票地区发现的化石群,表明1亿多年前的鹦鹉嘴龙具有群居和育幼的习性。   哇!这就是中华龙鸟化石,这就是所谓的地球上第一只鸟吗?是的,经查阅,年8月,辽宁省北票市上园乡的一位农民捐献了一块化石标本。它体态很小,但形似恐龙,嘴上有粗壮锐利的牙齿,尾椎特别长,共有50多节尾椎骨,后肢长而粗壮。最引人之处是它从头部到尾部都披覆着象羽毛一样的皮肤衍生物。科学家们经过认真地研究,确认这是最早的原始鸟类化石,由于是在中国发现的,被命名为“中华龙鸟”。啊!地球上第一只鸟原来是从北票起飞的。这位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对世界考古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是近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不仅对研究鸟类起源,而且对研究恐龙的生理、生态和演化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当大批恐龙在中生代晚期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时,人们相信,这种称霸一时的爬行动物已经彻底完结了。其实,恐龙并没有绝灭,它们中的一支或几支,正试图离开陆地向空中发展,它们是鸟类的祖先。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干嘛呢?他和中华龙鸟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中国鸟龙,和之前的中华龙鸟有什么区别呢?年,古生物学家季强博士等人在北票发现了一只保存精美、全身有羽毛的奔龙类小型恐龙——千禧中国鸟龙化石。它是距今约1亿万年前的小型兽足类(食肉性)恐龙,它身上的羽毛最初只是为了保持体温。在所有进步的兽足类恐龙中,疾走食肉的奔龙可能是与鸟类的关系最密切的类群之一。   哎,这个怎么用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字来命名的呢?有点奇怪。原来是这样的,孔子鸟(Confuciusornis,是根据拉丁文音,译作孔夫子鸟),是一种古鸟属,化石遗迹在辽宁省北票市的热河(即四合屯和李八郎沟等白垩纪时期的沉积岩)中发现。孔子鸟的骨骼结构十分完整,并有着清晰的羽毛印迹,是最出名的中生代鸟。孔子鸟生活在距今约1.25亿年到1.1亿年,即西方学者所称的白垩纪早期或中国学者所称的晚侏罗纪,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拥有无齿角质喙部的鸟类。   第五届国际古鸟类与进化大会暨热河生物群研讨会于0年6月1~4日在北京召开。会前,中外科学家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辽宁省北票市四合屯化石发掘现场,目睹了一件完整的孔子鸟化石出土。   大量的孔子鸟化石是在北票市四河屯的湖沉积物中发现的,这说明孔子鸟喜欢寻觅湖边地带生活。在有些地层的标本密度超过40件/㎡,可能是由于火山爆发造成很多孔子鸟同时死亡,它们的尸体被雨水从岸上冲刷到湖中。所以,孔子鸟可能和其他很多近现代鸟类一样,过的是群居生活。   翼龙,共有近多个品种,尽管与恐龙生存的时代相同,但翼龙并不是恐龙。是“有翼蜥蜴”,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是恐龙时代的空中霸主。它生存于晚三叠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万年前到万年前,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   看,如此漂亮的凤凰翼龙。   翼龙是第一个飞向蓝天的飞行爬行动物,翼龙的个体大小和形态差异很大。大的展开双翼达18米,相当于F-14战斗机,小者形如麻雀,至今已发现10多种。当恐龙占据着陆地时,翼龙一直控制着天空。这是非常珍贵的新属种翼龙正型标本——朝阳神州翼龙。   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孙革在辽宁北票市黄半吉沟村早白垩纪的火山沉积岩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辽宁古果”。   辽宁古果化石标本是辽西热河生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采集到的化石种类已经接近20个门类,专家认为它们数量繁多、保存精美,实是一个世界级的古生物宝库。鲜花是美丽的,由鲜花装点的世界是动人的。然而世界上最早的花开在哪里?它究竟是什么模样?这些曾令全世界古植物学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标准答案”。   原来,地球上第一朵花是绽放在北票市的黄半吉沟村。中美科学家联合完成了一部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的专著,书中以大量详实的资料证明:辽西一带是包括花朵在内的被子植物的起源地,而出现于1.25亿年前的“辽宁古果”则是“迄今惟一有确切证据的、全球最早的花”。   说句实在话,全国博物馆我跑得不少,古化石博物馆也看了几个。但当我走进北票博物馆的时候,我是非常震惊的,一个县级市的博物馆,古化石藏品数量之丰富、精品档次之高,研究价值之大,应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吧!“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的发现,更使北票成为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和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北票,我要为你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huicapital.com/jbjb/3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