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火星着陆晒首照多国筹划火星新任

核心提示:外媒称,此次航天任务的目标是确定火星的构成及其自40多亿年前形成以来的演变过程。有关结果可能有助于解开一个谜团——那颗红色星球是如何变成我们今天所知的既干燥又荒凉的世界的。

参考消息网11月28日报道外媒称,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操控并由美国、法国和德国科学家共同建造的“洞察”号火星登陆器于当地时间11月26日12点(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点)左右在火星的埃律西昂平原的茫茫红色大地上着陆。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1月26日报道,这是有史以来的第八次,人类在太阳系完成了最艰巨的任务之一:让航天器在火星上着陆。

报道称,“洞察”号登陆器刚一着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任务控制中心就爆发出笑声和掌声,人们互相拥抱、喜极而泣。

一名女工作人员擦拭着眼泪,紧紧握住同事的手说:“太棒了。”几分钟后,控制室的主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布满斑点的红褐色图像——这是“洞察”号从新家传出的第一张照片。

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说,抱着急切的心情观看“洞察”号实施登陆作业的人士还包括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在“洞察”号成功着陆几分钟后,彭斯便打来电话向NASA表示祝贺。

坐下来聆听火星“心跳”

此次航天任务的目标是确定火星的构成及其自40多亿年前形成以来的演变过程。有关结果可能有助于解开一个谜团——那颗红色星球是如何变成我们今天所知的既干燥又荒凉的世界的。

火星在形成之初可能看上去与地球十分相像。古代岩石的磁化现象表明,火星具有与地球类似的全球磁场。磁场会保护火星免受辐射,使其得以维持一个厚度远超现存水平的大气层。这进而很可能使液态水得以在火星表面汇集。卫星发回的火星图像显示有远古湖泊、三角洲和河流冲刷过的峡谷的轮廓。

但过去30亿年对那颗红色星球来说可谓是一场进程缓慢的灾难。磁场摇摇欲坠,水蒸发殆尽,大气层也有一多半被太阳风刮走了。“洞察”号的使命就是寻找原因。

根据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的记录,NASA到11月26日晚上应该知道,“洞察”号登陆器的太阳能电池阵列是否已展开。此外,NASA还将获得有关该航天器着陆地点的首批清晰图像。NASA首席科学家吉姆·格林说:“此次任务随后就会真正开始了。”

与在火星各个地域艰难移动以寻找有意思的岩石的“机遇”号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不同,“洞察”号的设计目的是坐下来倾听。科学家希望利用“洞察”号的圆顶形地震传感器,探测与陨石撞击、沙尘暴以及火星内部持续变冷产生的“火星震”有关的微震。随着地震波向外传递,它们会因所遇到的物质的变化而发生扭曲,进而可表明火星地表下的物质构成。

“洞察”号的测震仪非常灵敏,比一个氢原子小的震动都能探测到。但它还得足够坚固,那样才能在险象环生的着陆过程中存活下来。

“洞察”号还配有一个钻头,挖掘深度能达到16英尺(约合5米)——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火星探测器。“洞察”号由此可通过测量火星的温度来确定它目前还在释放多少热量。此外还有两部天线将精确跟踪“洞察”号登陆器的位置,以确定火星围绕太阳运转时的摆动幅度。

布里登斯廷11月26日说,“洞察”号传来的信息可提供有关火星水源、小行星撞击风险以及人类探险者可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信息,从而为今后可能开展的载人火星任务提供指导。

多国筹划火星新任务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26日报道,此次火星之旅暂时还不会启动科研任务。

前5周至6周时间主要用于检测航天器包括机器人臂的健康状况。毕竟,机器人臂要把圆顶形测震仪从“洞察”号登陆器的主甲板上拿下来并放在火星表面。随后还要部署钻洞热探头,该探测器挖到约5米的最终深度还要花上大约40天时间。

在轨道上,NASA运行有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和“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探测器。欧洲航天局运行有“火星快车”号探测器和火星微量气体任务卫星。

NASA计划再发射一枚火星探测器,该探测器与“好奇”号很像,但配有一套不同的仪器设备,其职责是寻找生命构件。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也将开展合作,发射“火星太空生物”探测器,该探测器也将携带仪器开展探测活动,以尝试回答火星上是否曾存在生命的问题。

报道称,中国、日本、阿联酋和印度也打算于年向火星发射航天器。

NASA公布“洞察”号火星探测器传回的第一张照片(路透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huicapital.com/jbjc/8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