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4081工频下的试验击穿的

11击穿的判断

电介质击穿的同时,回路中电流增加和试样两端电压下降,电流的增加可使断路器跳开或熔丝烧断。但是有时也可由于闪络、试样充电、漏电或局部放电电流、设备磁化电流或误动作引起断路器跳开。因此,断路器应与试验设备及被试材料的特性相匹配,否则断路器可能会在试样未击穿时动作或当试样击穿时断路器不动作,这样便不能正确地判断出是否击穿。即使在最好的条件下,周围媒质先击穿的情况也会发生。因此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检测这些现象,若发现媒质击穿应在报告中写上。

在垂直于材料表面方向试验时通常易于判断。当击穿发生后用肉眼可看到真正击穿的通道,无论通道是否充有碳粒。

在做平行于表面的试验时,按5.2要求必须区分由试样破坏引起的还是由闪络引起的击穿。这可通过检查试样或用再加一次电压的办法来区分,再加一次电压的电压值应小于第一次的击穿电压值,比较方便的做法是再加一半的击穿电压值,然后与第一次试验同样的方法升压直到破坏。

12试验次数

除非另有规定,通常做五次试验,取试验结果的中值作为电气强度或击穿电压。如果任何一个试验结果偏离中值15%以上,则另做五个试验。然后由10次试验的中值作为电气强度或击穿电压。

当试验并非用于例行的质量控制时,必须做较多的试样,具体数量随材料的种类和所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而定。

13报告

除非另有规定,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a)被试材料的全称,试样及其制备方法;

b)电气强度的中值,以kV/mm表示,而击穿电压中值,以kV表示;

c)每个试样的厚度(见5.4);

d)试验时所用的周围媒质及其性能;

e)电极系统:

f)电气强度的各个值,以kV/mm表示,而击穿电压的各个值,以kV表示;

g)在空气中或在其他气体中试验时的温度、压力和湿度,若在液体中试验时周围媒质的温度;

h)试验前的条件处理;

i)施加电压的方式及频率;

j)指出击穿的类别和位置。

如果只需要简单的结果报告,则必须报告前四项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huicapital.com/jbjc/8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