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检测技术简介
为了达到对管道状况有全面准确的了解,防止管道事故的发生,长期以来人们为此研究开发了许多方法和技术,使管道检测水平不断提高。管道检测可分为管道外检测和管道内检测两大类。所谓外检测是将检测设备放在管道外部来了解有关管道的情况。例如对管道的防腐层和地下埋深状况的探测;而内检测是指将检测器放在管道内。通过管道中的介质在检测器上的皮碗前后形成的压差使之在管道中随介质运动,检测器将管道情况信息采集并存储起来、然后,利用计算机对记录到的管道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管道的状况。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管道的变形、腐蚀和缺陷等。
早期人们采用水压试验方法对管道进行检测,该方法只能证明水压试验时管道哪些部分不能承受试验压力,它不能提供管道的详细信息,并且水压试验需要停输进行,检测成本较大。而利用智能检测器进行检测,是在不停输的情况下检测管道状况,不仅成本低而且可靠性高。目前常用的内检测器主要有基于超声波原理的检测器和基于漏磁原理的检测器两种。前者是用超声波直接测量管道壁厚,从而发现管道由于腐蚀等原因导致的壁厚变化;而后者是通过检测器上的磁铁将经过的那段管道磁化。磁力线在管壁中通过,但当管道上有缺陷时,该缺陷所在之处的磁通量发生泄漏。检测器根据这一原理将管道上各处磁通量泄漏情况记录下来,经分析后可确定管道状况。前者的优点是准确性高,但要求在检测前彻底清除管壁的蜡;后者对管道清洁状况要求相对较低,比较适合我国原油含蜡较高的特点;但检测精度和超声波检测器比较相对低一些,且对检测管道上的轴向裂缝有一定困难。但就我国管道状况而言,漏磁检测器完全满足管道检测和维修的精度要求,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管道检测经济效益分析
管道检测不仅对保证管道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从长远来看。其经济效益也是可观的。根据管道维护的策略不同,我们可以将管道维护分为主动维护和被动维护两种。主动维护是指在智能检测器对管道实施内检测,全面掌握管道状况的基础上,专家根据管道安全整体策略,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判,确定管道维修计划和方案,最后由管道业主依此方案对管道进行维修。
对管道进行主动维护的费用主要包括∶
(1)管道检测的费用;
(2)用于专家评估的费用;
(3)管道维修的费用。
而被动维护是指当管道因腐蚀等原因发生泄漏事故之后,不得不进行的抢修。
管道事故发生后被动维护付出的的主要代价和损失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管道泄漏导致输送介质损失;
(2)管道事故发生后,导致管道停输造成的损失;
(3)管道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及人身安全伤害损失;
(4)管道事故发生后,对管道进行抢修付出的代价。管道抢修工程比主动维护时进行的
有计划的维修难度要大得多,付出的代价也大得多。其中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最为严
重,其经济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国外有关资料介绍了更换一条管道、被动维护和主动维护三种管道不同安全策略的投资情况周期性管道检测和用于专家评估的投资可以从减少管道事故的损失中得以补偿。给出了进行管道检测与不进行管道检测时管道维护经济效益比较情况。
管道检测示意图消防管道漏水检测示意图地下管道检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