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北年,24岁的施汝为先生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助教,在著名物理学家叶企孙先生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成为我国最早的现代磁学研究学者之一。他在而立之年发表了国内第一篇现代磁学研究论文,即《氯化铬及其六水合物顺磁化率的测定》,又获奖学补助赴美国留学,终获耶鲁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但是,个人的成就,终究是要放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检验的。图为施汝为先生。“中科院形象资源建设”研究团队供图辗转于祖国西南的小电磁铁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施汝为没有留恋已经熟悉的大洋彼岸科研环境,而是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那是年,全民族抗战的情绪日益高涨。施汝为决心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平生所学。他的目的地是位于上海的物理研究所,在那里,他将建立我国第一个现代磁学研究实验室。那时,施汝为除了一位助手潘孝硕是大学毕业生之外,其他都是刚出学校的中学生。很多事情需要他事无巨细地讲解和示范。仅用一年半时间,磁学实验室就已经初见规模。施汝为研究镍-钴合金单晶体的磁各向异性,又研究铁-钴、镍-钴合金和纯钴多晶体的磁性,还研究了热处理和磁场热处理对磁性的影响,但他研究这些并不为了发表论文,也不是为了向企业卖钱,更不是为了拿到国外获奖,而是为了国家的国防和工业。比如,他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铝镍钴系永磁合金经四次淬火,矫顽力提高四倍。与此同时,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