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联手美澳巨镜揭示快速射电暴的

中外科研团队通过对“中国天眼”年发现的世界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FRB0520B进行17个月长期监测,发现重复快速射电暴周边存在磁场反转,相关科研成果5月12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此次成果涉及横跨地球三大洲的国际大型设备的观测:李菂国际团队利用位于澳大利亚的帕克斯望远镜和位于美国的绿岸望远镜对“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世界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FRB0520B进行了长期监测,对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首次揭示其周边磁场的极端反转,表明快速射电暴源可能处在双星系统中,其伴星可能是黑洞或者大质量恒星。(李菂/ScienceApe/中国科学院供图)快速射电暴(FRB)是一种持续时间很短、爆发能量很大的天体现象,其物理起源未知,是天文学领域重大热点前沿之一,也是“中国天眼”的核心科学目标之一,富含科学机遇。此次监测中,之江实验室计算天文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组织的国际科研团队利用美国绿岸望远镜和澳大利亚帕克斯望远镜探测到FRB0520B的多次爆发。利用这些监测数据,之江实验室研究员冯毅等细致分析了爆发信号的偏振性质,发现其法拉第旋转量经历了两次正负值剧烈转变的过程,为揭示重复快速射电暴周边存在磁场反转提供了证据。此次成果涉及横跨地球三大洲的国际大型设备的观测:李菂国际团队利用位于澳大利亚的帕克斯望远镜和位于美国的绿岸望远镜对“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世界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FRB0520B进行了长期监测,对观测数据的综合分析首次揭示其周边磁场的极端反转,表明快速射电暴源可能处在双星系统中,其伴星可能是黑洞或者大质量恒星。(李菂/ScienceApe/中国科学院供图)冯毅表示,在月的时间尺度的磁场反转可以由一个快速射电暴源与大质量伴星的相互绕转来解释。当来自FRB的无线电信号通过磁化等离子体时,受到磁场的影响发生法拉第旋转。法拉第旋转量的数值反映了电子密度和磁场强度,而法拉第旋转的符号则反映了视线磁场的方向。据悉,此次发现表明快速射电暴源周围的磁化环境存在剧烈演化,为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和环境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对FRB0520B的持续监测有望进一步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和环境。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航编辑张凌二审石云华三审岳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huicapital.com/jbjc/9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