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回顾调查中仅次于胃癌而居第2位。全世界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食管癌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来切除肿瘤,不过由于病灶发展程度、并发症以及年龄等方面考虑,放射治疗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质子治疗食管癌病例:患者,男,52岁。
发现无明显原因及诱因的咳嗽、咳痰,无咳血,无发热、盗汗,无心慌、气短,于当地卫生所行抗炎治疗7天(具体不详),咳嗽、咳痰症状加重,且于右侧颈部触及一大小约2×2cm肿物,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为行进一步治疗,年2医院,行胸部CT检查时,发现食管增厚,建议进一步检查。次日行胃镜检查示:食管癌。活检病理示:(食管)低分化癌,倾向鳞状细胞癌。年2医院行全身化疗1个周期,化疗结束后,患者仍咳嗽、咳痰,且自感右侧颈部肿物逐渐增大,无明显压痛。今为行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经专家会诊,行质子放射治疗。质子治疗前行PET/CT(全身)检查:食管上段可见一结节状高代谢灶,最大SUV9.5,相应CT层面示食管明显增厚。双侧颈动脉鞘周围、下颈部、右侧锁骨区、前上纵隔、气管前腔静脉后、主动脉弓旁、隆突下、双侧肺门均可见多发淋巴结影,部分肿大融合,以右侧下颈部为著,相应PET层面示部分呈异常高代谢,最大SUV18.1。结论:食管癌并双侧颈部、右侧锁骨区淋巴结转移。治疗前PET/CT检查图像:可见双侧颈动脉鞘周围、下颈部、右侧锁骨区、前上纵隔、主动脉弓旁均可见多发淋巴结影,以右侧下颈部为著,相应PET层面示部分呈异常高代谢;
质子治疗食管癌的优势:剂量分布优势、质子治疗降低副作用年瑞典学者曾在质子治疗与X射线治疗食管癌的放疗计划作过比较,质子治疗的剂量分布明显优于X线。2、质子治疗对于早期的病变控制率高年,来自日本的质子治疗中心使用质子射束治疗了30例食管癌病人。之后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病变全部都完全缓解,晚期病变只有1例失败,早期病变5年、10年局部复发率均为零,无瘤生存率分别高达%和87.5%;晚期病变的复发率和无瘤生存率也好于一般治疗,而且治疗期间患者反应轻微,未观察到明显的晚期并发症。3、食管癌质子治疗5年整体生存率34%年~年期间,日本筑波大学收治了X射线联合质子线治疗或单一质子线治疗的46例食道癌患者。46例患者的5年累计整体生存率为34%、
日本放医研年4月进行的2周8次的重离子束照射临床试验中,所有病例中都未发现严重副作用。唯一出现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只有食道炎(症状包括吞咽时疼痛等,为了缓和症状可以适当改变饮食形式或营养输液等),但这些症状在照射后2~4周后会消失,患者可以恢复从前的饮食习惯。
治疗结果显示:T1b、T2期的患者在重离子治疗后进行病灶组织活检,绝大多数未发现癌细胞。除一名T1b期的患者以外,在手术均中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可以说,对于T1b期的食道癌来说,重离子质子治疗是一种根治性的疗法。
医院质子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