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老家在息县》第④期
带你走进息县项店
准备好了就一起出发吧
4
家乡
名字:项店镇
民族:汉族
面积:.6平方公里
人口:5.28万人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家庭成员:曹集、陈大庄、董围孜、高庄、黄围孜、李店、李楼、路楼、齐寨、任大寨、邵楼、魏店、街村、杨楼、张庄、朱店、朱楼
(+86)
邮政区码:
车牌代码:豫S
语言:中原官话息普话
住址:息县东偏北6公里处大别山北麓
性格:开放、豪爽、儒雅
监护人:息县
息县位于中原腹地南侧,千里淮河上游,信阳市东北部,有“不息之壤”之称。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区4办6镇12乡,总人口万人,是信阳人口最多的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文化大县。
《老家在息县之项店》
项店距离息县非常近
骑电动车也就一二十分钟的距离
可以说住的项店,就像住在息县的郊区
不管是交通还是日常的生活都非常便捷
项店街景
照片拍摄于年12月份的时候
我们在项店镇来回转悠
街上的场景是即将迎来新年的模样
不管是不是遇到了逢集
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红火
十字路口的中国农业银行
每年农民种地的收入打工的收入
应该都会存在银行里
对他们来说存钱存个定期最安全
生活超市、家电超市、服装超市
在乡镇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了
比起八九十年代的杂货铺
超市真的是满足了大家购物的需求
之前有网友和旁边吐槽过项店的公交
说自己从息县到项店坐公交上车10元
算是他见过的最贵的了
不知道有人遇到过没
极有可能是过年的时候公交涨价了
项店村镇交通四通八达
S罗淮公路横跨东西
G45大广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且都在项店设有出口
连接着息县城区和更多地方
不过有一点还是要提醒大家
项店街上半挂车比较多
穿街而过,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家乡的老人孩子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项店学校
项店镇一中
相信好多人此刻都在回忆青春
年少时狂妄不羁
年少时努力学习
如今你们的母校你们会常回来看看么
这里还有一张很怀旧的照片
八年前,这群可爱的人,你认识么
项店镇中心小学
去年冬天的那场暴雪
校园一下子变得好美
还有孩子的爸妈爷奶来参加家长会
项店镇任大寨小学
这又是多少人的母校
虽然不是很大
但却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项店镇中心幼儿园
下面这些图片来自网友
项店镇上的中心幼儿园
孩子们和家长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逢集卖货
咱息县很多乡镇的集市
素来都有逢单逢双的说法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老百姓手头上有钱了
便没有了这个风俗习惯
每一天都是逢集,每一天都能买买买
大爷大妈们挎着竹篮子
里面放着自己家土鸡下的蛋
带到街上可以卖上好价钱
说真的,他们年纪大了自己都不舍得吃
手工做的凳子桌子非常耐用
用上几十年都没问题
一块帆布卖各种零碎的小物件
竟然还有老鼠药
还有笤帚,扫地真的异常干净
接下来给大家看个老古董
在街上能看到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少年
上初中上高中那会
鞋子破了都会拿去修一修
因为那时候真的很穷
一双20块钱的鞋都要犹豫很久
噔噔噔噔就是这个了
看着是不是比较像小时候妈妈的缝纫机
街上卖的衣服
哈哈哈哈,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
土里土气,各种样式的花花绿绿红红
大扫帚可以用来扫院子哦
在城里买房子住下以后
你肯定会怀念农村生活有个大院子真好
这种罐子是用来干嘛呢
我也不知道,装油装盐应该可以吧
知道的小伙伴求解留言告诉我们
哦耶,又看见了个老古董
据说,这种车在息县已经停产了
架子车,以前农民种庄稼必不可少的
还有截裤边修补各种衣服的大妈
老式的缝纫机踩的真溜啊
一秒拉你入童年系列来啦—虎头鞋
色彩斑斓、憨态可掬
妈妈纳的千层底,奶奶做的虎头鞋
如果现在的小朋友可以穿一双
真的非常萌非常可爱
项店特产
项店位于亚热带向暖温过渡地带
物产十分丰富
息县的好多特产在这里得到发展
比如息半夏
也有人叫半香、三叶半夏
据记载,此药材就发源于项店
在临床上对治疗食道癌、胃癌
恶性淋巴癌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
比如香稻丸
一坡香稻香满坡,一把香米香满锅
项店盛产香稻丸
被明清宫廷列为贡品
色泽青白透明,如珠似玉,香气馥郁
具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价值
比如红薯粉
据了解
项店张德劳模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室
自己生产加工红薯粉
满院子晒的都是红薯淀粉块
这些块状的东西再做成我们常吃的细粉
不管你是
曹集、陈大庄、董围孜、高庄
黄围孜李店、李楼、路楼
齐寨、任大寨、邵楼、魏店
还是街村、杨楼、张庄、朱店、朱楼的
反正都是项店的
反正都是咱息县的
不管你是身在老家小康
还是身在外地辛苦打拼
都不能忘记项店咱老家
都不能忘记老家的味道
都不能忘记那条从小走过的路
都不能忘记家乡年年盼你回家的人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视频
让我们一起回忆家乡的那些往事
也请大家记得留言给我们哦
期待下一个会是息县哪个乡镇呢
往期精彩
息县岗李店街拍新鲜出炉,柿孜园、大彭庄…的人,你们斗搁哪?
刚刚曝光!息县包信镇最新街拍,还有奶奶庙!香卜园、管楼、腰庄、朱围孜等地儿老乡快看!
临河乡刚拍的照片,赶集的场景,农村的瓦房,还有临河人的痛点!
▍图文资料:息县佰事通整理广告合作加guanxue13
▍综合编辑:息县佰事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