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15岁女生弑母藏冷库,13岁少年虐

01

最近娱乐圈的瓜太多,大家都忽视了一条新闻,一起令人扼腕叹息的惨剧。

时间回到年2月17日,大年初六,陕西汉中。

勉县六岁半的男孩程程,在和亲戚家小孩玩耍后独自回家的途中,于当地某超市后的一个巷子里失踪。发现孩子不见了,程程父母立刻报警,并发布寻人启事。十五天后,程程终于被找到。警方在距离程程家10米左右邻居家楼顶的木箱内,发现了程程的尸体。“警犬找到了遗体,在箱子里面装着,有盖子盖着,盖子上面放着柴火。”没人料到,大年初五那天,程程父亲带着他去游乐园拍摄的一张照片,成了他留在人世间最后的笑脸。伤心欲绝的程程母亲在微博更新着与孩子的回忆,每发布一条,就是一次钻心剜骨的疼痛。她无法预料,自己默默守护着的孩子,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看到躺在殡仪馆里的程程时,这对父母已经泣不成声。“我的可怜儿子躺在那,我心如刀割,悲痛欲绝。我儿子后脑勺有钝器敲打的伤口,面部鼻梁皮被剥去,双手有被绑痕迹。左腿膝盖下被锋利刀具砍割即将脱离身体,右腿骨被生生打断吊在那里。”3月14号,勉县政府,对案件情况进行了正式通报。“作案人杨某(男,13岁)、被害人王某(男,6岁),二人系同组邻居。2月17日18时许,杨某趁家中无人之际,将王某诱骗至自己住处加害并藏尸。”杨某13岁的杨某,仅和程程见过一面。据媒体报道,杨某是勉县某中学初一的学生,两家并不熟悉,也没有任何矛盾。两个孩子唯一的一次见面,是杨某在过年期间放鞭炮,程程跑过去看了一会。杨某成长于单亲家庭,父母在其年幼时离婚,杨某从小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程程出事后,杨某还帮忙发寻人启事,正常上学,镇定自若地生活了15天!3月4号在课堂上被警察带走,有知情人称,杨某被带走时神态很平静,并没有激动或害怕。

这种心理素质如此强大,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何况只是一个13岁的孩子。

不禁想起电影《误杀》里的那句台词: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

6岁的程程学习成绩优秀,有爱心,认识他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

(程程母亲在微博发文)

13岁男孩杨某的父母离异,常年和爷爷奶奶居住。

黑格尔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13岁半的男孩与6岁男童,只是见过一面,能有多大的仇恨?

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扭曲的心理?

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没有人知道杨某的杀人动机。

02

与这件事上了热搜的,还有另一起未成年杀人事件。

#黑龙江15岁女生弑母藏尸冷库#据报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二中一名女中学生,年前将母亲杀害后,藏尸冷库三个月。直到几天前被发现,目前,警方正在调查此案。据知情人爆料,女中学生刘某某,今年15岁,与母亲发生口角后将母亲杀死。随后用毛巾擦完血迹,将母亲的尸体装入编织袋,运到冷库藏起来。自己则谎称母亲跟陌生人出去了,还以母亲失踪为由报了警。直到刘某某的父亲回家,发现遗体后报警,在警方的调查之下,事情才水落石出。据兴隆二中的老师说,刘某某和母亲发生口角的原因是,刘某某不想读书了,而母亲反对女儿退学,俩人起了争执。“15岁”、“弑母”、“藏尸”、“3个月”,每个字每个词都足以令人触目惊心。这一出人伦悲剧着实令人感伤,好好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杀人的恶魔?从知情人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家庭存在着这些问题: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刘某某和母亲一起生活。妻子失踪,丈夫不闻不问,3个月后才回家。父亲放任未成年的女儿一个人在家。母亲和女儿的沟通不佳,母女感情存在缝隙。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一对貌合神离的父母,一个狠下毒手的女儿。这出悲剧背后藏着的家庭教育缺失,隐隐可见。更令人惊心的是,在这条新闻底下,有网友评论,自己也有想杀了母亲再自杀的冲动。网友给出的理由是,母亲太过偏执。仅仅因为和母亲的关系不融洽,就想着杀人了事,这样的孩子不仅没有最基本的孝道,甚至连人性都快丧失。不少网友对这两个孩子的杀人行为感到毛骨悚然,也有很多人想,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犯罪呢?“ta还是个孩子呢”,“小孩子不懂事”,在很多人的眼中,孩子就还是那个天真,不闻世事的人。不过,时代已然不一样,他们早已能够通过发达的互联网获取很多信息。十多岁的他们,就已经懂得了很多。同样是15岁,同样是弑母。去年也发生了一起这样的悲剧。山东女律师张某,离异之后独身带着女儿生活。女儿15岁,正上高中,因为母亲平时管教严格,对母亲起了杀心。趁着周六帮母亲按摩的时候,从背后用绳索将母亲勒死,并将尸体装在了行李箱。一个人和行李箱中的母亲遗体待了2天1夜,直到被张某同事发现异常报警,东窗事发。同样是和母亲单独居住,同样是母亲对孩子的管教,悲剧连连发生,不由让人感叹,对孩子管教过严真的好吗?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的是教子要严。例如《围炉夜话》里就有说,“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意思是说,教小孩子要严格,越是严厉,越是能够平服孩子的浮气。父母总觉得把孩子管教的足够的严,就能培育出一个优秀的人才,殊不知恶魔与天使之间,只有一线之隔。近日在日本,也爆出了一起令人胆寒的弑母分尸案。犯人桐生的母亲对女儿要求严格,为了女儿能考上医学院,逼迫女儿重考9年,而且不允许女儿有任何的自由时间。为了摆脱母亲的束缚,桐生离家出走了三次,但是每次都被母亲强行带回来回来继续考试。事发当天,桐生因为没有考过助产士资格考试和母亲起了争执。在母亲摔坏了她的手机,并且指责她是叛徒的时候,桐生情绪崩溃,将母亲杀死。这也是一出因父母管教极度严苛造成的惨剧。湖南沅江市的一个少年吴某康,才12岁就已经学会了抽烟。因为是留守儿童,和父母的感情不深,他的心理早已出现了问题。在母亲对他进行管教之后,他心生不悦,就想到了把母亲杀死来解决问题。他的作案手法极其残忍,让人很难相信他还是一个孩子。他的母亲浑身是血倒在地上,双手被砍断,手腕里的骨头露了出来,脖子上有一道很深的伤口,头皮血肉模糊,身上至少二十多道伤口。但这个12岁的孩子显然已经有了反侦察意识。在残忍地把母亲砍杀之后,他换了作案的血衣,丢了作案工具,随后淡定地对外公说:“我妈去外面了,没在家。”在警察没赶到案发现场之前,他说“母亲不是自己杀的,是自杀。”真相水落石出之后,他的回答更是让人震惊:“错了.....但是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妈啊!”还有这些:因母亲摔死自己的宠物,江苏13岁男孩砍杀母亲;因抽烟被母亲打骂,沅江12岁男孩杀害母亲;因和父母起了口角,衡阳13岁男孩锤杀父母;……这些父母都不爱自己的孩子吗?并不,张律师曾经给女儿写过一首诗:掬你于口中怕热度焐伤了初春的嫩芽捧你于手中怕温度融化了初冬的雪绒花……我一直一直以为有缺口的爱虽不完美却想在不完美中爱到极致所有的父母,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在不完美中,给孩子极致的爱。只是有时候,这些方式,太过执拗,太过伤人。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他们是在奉献,他们是在牺牲。父母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绑住孩子,背起孩子,往自己预设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边自我感动。可是这份爱过于沉重,重到未成年的肩膀根本承担不起。他们极力地挣扎,却逃不出父母的束缚,于是他们会在沉默中灭亡,会在沉默中爆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说:父母在等孩子的感激,而孩子在等父母的一个道歉。03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教授曾说过:“我在做少年犯访谈的时候,好多少年犯自己知道,14岁之前要大干一场,16岁之前你也可以干,但是到16岁之后就要收敛点。”有的孩子,他们并不是不知法,而是知法犯法。04年,一起绑架杀害人质案震惊了很多人。不满18岁的四名少年,设计谋害有钱的学生,计划杀死后再向家属勒索钱财。其中一个说到:“咱们要做就做个大的,反正我们都是小孩,没到18岁,法律会从轻的,不能判死刑。”听到这话的其他人,纷纷都积极响应。他们将受害人打倒在地之后,再猛勒他的颈部致其机械性死亡,随后向家属勒索万。图片来源:

北京晚报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四名少年相继落网之后,在听到法庭判决时,他们相视而笑:“果然,我们没有判死刑。”知法犯法,你能说他们还只是个“孩子”吗?也许,他们展现出来的面孔并不像表象上的那么甜美可爱,面具之下反而是心理扭曲的恶魔。“他还是个孩子”并不是一句宽容、有爱的话,反而更像是一个“伪命题”。不能因为他是一个孩子,就假设他不懂是非善恶。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小孩子的恶是纯粹的恶,成年人的善是复杂的善。”孩子明明已经做得不对,还加以纵容不引导,这不是爱,而可能是“犯罪”的温床。未成年犯罪事件,在这几年其实并不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年连续三年下降后,年、年又同比上升5.87%、7.51%。小至盗窃、抢劫,大到杀人抛尸,一件件都令人触目惊心。而造成这些数据上升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我们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思考了。04再回到黑龙江女生弑母一案,据网友爆料,当时受害者被捅了一刀之后并未致死。她还跟女儿说不要报警,也不要打了。如果这个爆料是真的,不难以想象,这个母亲对孩子的爱有多深沉,也有多病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遭受到女儿的背叛和伤害之后,居然还心心念念想着替女儿遮掩。那在平时,这位母亲想必也是耗费心血为女儿打算,一心一意地为女儿付出。结果她的母爱却纵容出了一个杀人犯。像极了网友说的:“我付出全部真心,却把自己变成你最恨的人;我为了你倾尽所有,却最终惨死在你的刀口。”父母之爱有千万种方式。可最不该有的,就是溺爱。纵观以往发生的未成年人案件,哪一个孩子的背后没有一对放纵溺爱的父母。在孩子犯罪之后,有一部分父母想的,不是让孩子伏法认罪,而是拼命为孩子遮掩,为孩子开脱,甚至不惜以身犯法。年,在延安,发生了一起母亲帮忙藏尸的案件。初二学生魏某,多次敲诈勒索同班同学雷某,某次因发生口角,魏某捡起石头在雷某头上猛砸多次,造成雷某死亡。而魏某的母亲李某听说孩子杀人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报警,而是“保护”孩子,她带着孩子到案发现场将尸体掩埋,企图毁尸灭迹。最终被警察抓获,锒铛入狱。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包庇,更是对犯罪的姑息。在这样的母亲的教育之下,儿子如何能成为一个积极正派的人?其实我发现很多人都喜欢用以前的思维和看法去看待现在的孩子,然后进行对比,说以前的我们怎么怎么,现在的孩子怎么怎么。却忘了最根本的:时代不同。如今并不是以前网络落后的时代,而是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事情孩子都可以通过网络去接触和搜索。孩子刚出生便是一张白纸,在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前,他们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包括网络和身边的人)的影响。他们就像是海绵,不断去吸收外界传给他们的知识,无论好坏。所以这时候,父母和教育便成了重中之重。图源电影《告白》未成年犯罪,终究离不开几个原因。一自身,二是学校,三是原生家庭,四是社会环境。首先是自身,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有暴力倾向,但他因为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本身不想伤害他人,所以成为了好人。反之,如果这个孩子本身就有暴力倾向,又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那么以后可能就会伤害他人。其次是学校。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也会改变性格。而这种时候,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态度就尤为重要,稍微处理不好,就容易出现霸凌事件。不过可悲的是,这几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家长嫌弃学校教得不好,学校觉得家长不负责,两者的意见,根本达不到统一。所以啊,家长们该放手的就放手,老师该教育的就教育,只有双方都协商好,才能事半功倍。图源电影《告白》然后是社会环境。就像我上面所说的,如今的时代不同了,很多孩子都有手机和电脑,他们随时可以从网络上看到很多东西。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不怎么崇拜科学家、警察、消防员,反而不想读书当网红赚钱?当他们身边充满了各种名利场和诱惑时,走歪不过是一念之差。所以,一个健康有利于身心的社会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很重要的。最后是我想重点说的父母。父母对于孩子来说,重要吗?太重要了。纪录片《镜子》里,有这样一句话: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在纸上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于父母。或许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很糟糕,但父母的细心教导和陪伴,仍旧会带领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图源电影《告白》其实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挺残忍。他们会毫不留情地踩死蚂蚁和昆虫,也会狠狠地捉弄像猫咪狗狗这些小动物,会用石头丢人,会嘲笑鄙视其他孩子。但他们都变成了杀人犯了吗?没有。而这其中,就证明了父母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性。在他们欺负弱小动物时,应该让他们明白生命都是同等的,今天你踩死了它,明天你就可能会被它咬了一口,甚至还是带毒的。在他们伤害别人、嘲笑别人时,你更应该让他们懂得,这是不对的行为,这是错误的行为,这是犯法的行为。只有当他们懂得并深刻了解犯错和犯罪的代价,才会慢慢形成正确的三观。图源电影《告白》如今,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从14岁已经降低到12岁,这是一种进步。但我们也不能排除会有更小的杀人犯出现。就如作者脆皮所说:年龄,从来就不应该成为正义的边界。道德才是。愿悲剧不再重演,愿所有人能更加重视未成年的教育。小编最近建了个羊毛群,里面有好多好价的东西(生活母婴各种都有),小编和朋友们都薅的好开心。。欢迎大家一起来抄作业一起薅羊毛啊~~如果是来打广告的或者发一些乱七八糟的链接的话这里不欢迎!!扫码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huicapital.com/lcbx/7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