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土壤专题营走进研究所实验

最近,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正在进行中,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土壤专题营了解到,营员们跟随科研人员走进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实验室,开展了科学实践的探索。科研人员给营员们设计了微型的小课题,让他们在这个环节既能学习知识也能动手实践,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在“千变万化的土壤”主题实践活动中,杨金玲研究员介绍了土壤的组成、土壤剖面以及土壤的形态学、物理、磁学和化学特征。在了解了土壤的基本特征后,营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操作了目视放大镜、激光粒度仪、磁化率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通过仪器观测了解土壤的矿物组成、颗粒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学习通过观察推断成土母质、成土环境和土壤发育程度,并直观快速地鉴别土壤污染程度。

土壤微生物实验课题,陈瑞蕊研究员讲解了土壤微生物的功能,通过视频学习让同学懂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实践环节,老师示范了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实验材料讲到实验操作,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进行了实际的操作。

在土壤专题营科学实践活动中,营员们参加了“给土壤做个CT”的科学实验过程。在土壤化学环保实验室,营员们跟随博士研究生了解了什么是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中国土壤的酸碱性分布情况以及土壤酸碱性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在实验室营员们分为两组,分别使用pH试纸和pH计来测定全国10个地方的土壤的pH值,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测定pH值的差异,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土壤酸碱度的差异。实验过程中,大家积极动手操作,学习称量、加液、使用pH试纸和pH计等实验操作方法。

营员们通过讲解介绍结合自己动手实验,感受到了中国土壤类型众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酸碱性差异巨大,感受到各个地方因母质、时间、生物、气候、地形和人为因素等不同会造成土壤酸碱度的差异,也知晓了在实际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过程中需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huicapital.com/jbzl/8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