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巡讲浙赣

疗效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

年6月14日,由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医院承办的“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巡讲浙赣站”以直播形式在线上召开。大会主席由中医院王绿化教授和中国科医院陈明教授共同担任,特邀我国浙江省和江西省食管癌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采用指南解读、病例讨论等形式,聚焦食管癌诊疗指南内科、外科、放疗科治疗策略,共同推进我国食管癌规范化诊疗的发展。

会议伊始,王绿化教授、陈明教授先后进行了开场致辞。王绿化教授表示食管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50%食管癌均发生在中国,但我国食管癌在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学、病理类型、高发部位等方面与欧美国家差异巨大,因此,我国肩负着食管癌治疗的艰巨任务。近年来,我国食管癌临床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免疫治疗研究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让大家又看到了新的曙光,医院能够参与到食管癌研究中,做好中国的证据,真正指导中国患者的治疗,让中国患者获益。陈明教授表示食管癌治疗是以胸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需内科、外科、放疗和内镜医生共同努力,一起发出中国临床试验的好声音,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指南巡讲分为指南解读和病例实践2个专场,指南解读专场邀医院陈奇勋教授、浙江大医院胡坚教授、医院刘智华教授、浙江大学医院孙晓南教授和中国科医院范云教授共同担任主持,中国科医院赵国芳教授、医院叶香华教授和赣医院施华球教授分别从外科、放疗、内科三个方面对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进行了精彩解读,医院郭昌莹教授等多位学者从专家视角进行了探讨。病例实践专场邀请到了医院熊建萍教授担任主持,中国科医院汪亮教授和医院刘珺教授分别进行了食管癌优秀病例经验分享,医院何枝生教授等多位专家参与了病例讨论。

指南解读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外科篇

赵国芳教授

中国科医院

中国科医院赵国芳教授:赵教授指出,本次指南关于外科治疗的更新内容主要包括9个方面:①更新了可切除的食管或食管胃交界癌,删除了潜在可切除的提法;②更新了诊断的基本原则;③删除了食管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肿瘤的适应证;④更新了食管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⑤更新了表浅型食管癌的诊疗;⑥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建议术前行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后建议的手术时机是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放化疗结束后4~8周,化疗结束后3~6周,对于拒绝手术或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以选择同步放化疗,单纯放疗或化疗(更新新辅助治疗);⑦更新了CT2N0的治疗;⑧更新了颈段+胸段食管癌的治疗方案;⑨更新了可切除食管胃交界部癌治疗方案;赵教授最后强调到,术后辅助治疗、免疫治疗、精准的分期、恰当的治疗模式、临床研究敏感人群都是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放疗篇

叶香华教授

医院

医院叶香华教授:叶教授指出,食管癌治疗的宗旨是合理评估治疗效益最大化,随后以疾病分期/分类为中心,深度解读了可切除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辅助放疗)和不可切除食管癌根治性放疗/放化疗策略,最后强调到,食管癌治疗需要确定当前阶段核心的治疗方式,需进行反复评估,优化核心治疗流程及效能,在治疗方案确定之后,要创造条件执行核心治疗,提高效能并控制毒性,从而提高患者的获益。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内科篇

施华球教授

赣医院

赣医院施华球教授:施教授指出,免疫治疗是食管癌治疗的新突破,在版CSCO指南更新中,免疫治疗已成为食管鳞癌晚期二线及以上的标准治疗。施教授从3个研究解读了食管癌的免疫治疗,ESCORT研究表明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一线标准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与化疗相比,可显著延长总生存期,降低近30%的死亡风险,ORR、mDOR与1年OS率均优于化疗组,≥3级TRAE发生率仅为化疗组1/2,耐受性良好,安全可控,已成为局部晚期/转移性ESCC二线标准治疗。KEYNOTE-研究和ATTRACTION3研究也均显示了免疫治疗较化疗能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施教授通过比较这3项研究,最后总结到,晚期食管癌内科治疗已进入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成为食管癌晚期二线的标准治疗,中国的食管癌更需要中国研究的中国数据,国产PD-1卡瑞利珠单抗的ESCORT研究是食管癌晚期二线免疫治疗的里程碑研究,免疫治疗进入到更前线的研究和治疗,但挑战与机会并存,免疫治疗前景远大。

病例实践篇

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探索

汪亮教授

中国科医院

中国科医院汪亮教授:汪教授指出,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将免疫治疗从后线治疗推至一线又到新辅助治疗,免疫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目标是降期和提高R0切除率,远期目标为提高OS,但依然存在是否增加手术风险和延期手术的顾虑。汪教授分享了两例食管癌病例诊疗经过,其中一例患者胸部CT示食管上中段壁明显增厚,胃镜示食管中段癌伴狭窄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示食管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诊断为胸上段食管癌T3N1M0G2IIIB期,行TC联合免疫治疗(卡瑞利珠单抗)方案,术前新辅助治疗2周期,过程顺利,无明显副反应,治疗1周期后患者进食哽咽感明显改善,治疗2周期后复查胸部CT见肿瘤退缩明显,新辅助治疗2周期结束后3周,全麻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示达到pCR。病例分享结束,汪教授针对病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意见,即新辅助化疗+免疫化疗是否优于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治疗的最佳次数与剂量?手术介入的最佳时间?针对以上问题,医院何枝生教授和浙江大学医院祝子逸教授等两位教授展开讨论。

食管癌晚期免疫治疗的探索

刘珺教授

医院

医院刘珺教授:刘教授分享了一例食管癌病例诊疗经过,患者入院时PS1分,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3-40cm,大弯后壁可见结节状新生物,触之易出血,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PET/CT示食管中下段管壁明显增厚(平T7-9椎体水平),管腔狭窄,代谢升高,考虑食管Ca;右肺上叶后段胸膜下结节,纵膈(2R、3P、7、8区)及小网膜区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增高,考虑转移,肺经皮肺穿示:右肺非小细胞癌,结合免疫组化以及形态学,考虑低分化鳞癌细胞。结合MDT讨论意见诊断分期:食管胸下段鳞癌TxN2M1?右肺低分化鳞癌(T1N0M0)?行卡瑞利珠单抗+紫杉醇脂质体+卡铂治疗2程,疗效为PR,后又行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治疗2程,疗效达到NCR。病例分享结束,汪教授针对病例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即免疫治疗的早期介入并未增加AE的发生,化疗+免疫有望成为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的新选择。针对此病例,医院陈百松教授、赣医院吴隆秋教授医院张军教授等三位教授对晚期食管癌是否会使用免疫+化疗等问题展开讨论。

主席总结

精彩的指南解读和病例分享结束后,陈明教授进行总结致辞,对参会专家精彩的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优秀病例分享和讨论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在各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CSCO食管癌指南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内容简明扼要,有效助力了我国食管癌的规范化诊疗。此次会议从外科、放疗以及内科详细解读了食管癌诊疗指南,相信未来通过化疗、靶向、免疫药物联合以及与放疗、手术的联合,会为食管癌患者带来更显著的临床获益。

扫码回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huicapital.com/lcbx/6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