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初的回忆那些年曾爱不释手的单放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一些朋友还记得下面这个机器是做什么用的吗?在笔者小的时候,曾经因为得到这个东西而兴奋了好几个月,对它是爱不释手。

不知道您那时是怎样称呼它的,笔者那里当时称它为:单放机或者随身听。

最早期的音乐记录设备,应该是留声机。可是留声机太过笨重,且价格昂贵,只能是高档人家的享受。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在80年代初期,以索尼Walkman系列为代表的便携式随身听出现,一推出就风靡全球。

东西虽好,但价格昂贵,索尼似乎就没卖过什么便宜的产品。那个时候改革开放不久,沿海的一些先行者卯足了劲,生产出来一些列的情怀品。虽然质量上不能和索尼相比,但因为亲民的价格,也让我们这些平民消费者能尝一下Fashion的感觉,何乐而不为呢!

单放机的播放原理是:在机器的内部有一个蹄形的磁头,中间留了一个狭缝。磁带紧贴着磁头走过,磁带上的磁性物质根据极性和磁性强弱的不同,被磁头解析成一段段的不同的电流,再经过处理,进而产生优美的音频音乐。

如果是稍微有钱一点的小伙伴,还会买带录音功能的录放机。录放机记录声音的原理是,在录放机里面除了播放磁头,还多了一个录音磁头,这个磁头可以通过磁化原理,改变磁带上磁性物质的极性和磁性强弱。当声音通过话筒录入设备后,磁头就利用这种原理在磁带上记录下这些特定的信息。

单放机只是播放设备,真正记录音乐信息的还是磁带。可以说是先有磁带这种记录介质,才产生了单放机这种便携设备。

在年,荷兰的飞利浦公司最早制成了盒式磁带,大大缩小了磁带的体积。让磁带能够进入商用和民用。那时候一盘磁带仅能播放30-45分钟的音乐。

后来,到年,制造商们改良了工艺,可以将一盘盒式磁带记录的音频时长提高到了分钟。

于是,广大的歌星们终于可以借助这种介质,将自己的音乐,传播到更多的人耳朵里了。笔者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和班里的同学交换不同的磁带听音乐了,毕竟一盘磁带的价格对于我来说还是价格不菲,能够分享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那时交流比较多的磁带有刘德华、周杰伦、F4、谢霆锋之类的……

当然流行歌曲的风靡,也养活了不少以贩卖磁带为生的人,在那时的小县城广场里,经常可以看到一堆堆的卖磁带的人。不过那些磁带质量确实是不敢恭维,很多为了塞进更多的音乐,一首歌被生生的减掉了一半!

但不管怎么说,在那时在摊边选购自己喜欢歌曲的磁带,实在是一种乐趣。

然而好景不长,技术的变革是那么的迅速。到了90年代初期,容更大、音质更好的CD的销售就超过了单放机,进而又出现了更加便携的MP3……

最终,红极一时的磁带和单放机,还是被请进了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huicapital.com/jbzl/8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